当前位置:首页名句对联言犹在耳灵魂查杏归何地,形存于心音容隐隐若在兹。

言犹在耳灵魂查杏归何地,形存于心音容隐隐若在兹。

解释:用于双挽父母。父母的话语好像还在耳边,灵魂却不知去向何处;父母的身影留在心间,好像从未离去。

猜你喜欢
捣衣诗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河墅记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间,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士,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

南乡子·眼约也应虚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只恐多时不似初。

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更把此情重问得,何如。共结因缘久远无。

渐渐之石
先秦佚名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北山独酌寄韦六
唐代李白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

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

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

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七夕
唐代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贾客词
唐代刘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七里濑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池上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