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名句
诗人
国学
文学
成语
字典
词典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张衡
[ 两汉 ]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扬雄
[ 两汉 ]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班固
[ 两汉 ]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司马相如
[ 两汉 ]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古诗词
友谊
同情
楚辞
山水
读书
高中古诗
咏物诗
怀古诗
讽刺诗
战争诗
元宵节
悲伤诗
儿童
战士
冬天
闺怨诗
思乡诗
羁旅
伤感
初中古诗
隐居
中秋节
惆怅
课本古诗
岭南三家
清词三大家
苏门四学士
南朱北王
竹林七贤
南宋四大家
前七子
南朝三谢
词牌名
推荐
张九龄
贺知章
纪昀
杨万里
苏舜钦
晁补之
柳宗元
吴文英
王维
刘禹锡
欧阳修
曹操
声律启蒙
庐山记
龙川别志
南游记
容斋随笔
孟子集注
楞伽经
本草纲目
阴符经
高士传
汉书
顺宗实录
老子
郁离子
笑林广记